梁兴初这个人,出生在1913年的江西吉安,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,他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,1930年春天加入红军,同年秋天入党,算是早早投身革命了。他跟着部队打了不少仗,从中央苏区的反围剿到长征,一路走来,身上落下了九处伤疤福州股票配资网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战场痕迹。抗日时期,他在山东滨海一带带兵,组织游击战,破坏日军的补给线。解放战争时,他当师长后来升军长,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,指挥部队攻城拔寨,立下不少功劳。1950年抗美援朝,他带志愿军38军,在第二次战役里阻击联合国军,那场德川战斗打得特别硬气,彭德怀直接夸38军是万岁军,从那以后这个称号就传开了。1955年授衔,他拿了中将军衔,后来当过沈阳军区副司令员,1969年调成都军区司令员,一直干到1973年。
秦基伟呢,比梁兴初小一岁,1914年生在湖北红安,家里穷,1929年就参加红军,1930年入党。他在鄂豫皖苏区打仗,长征时跟红四方面军走,过雪山草地吃尽苦头。抗日战争,他在太行山区建根据地,当过129师的旅副旅长,带队设伏打日军。解放战争,他从中野旅长干到军长,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都有他的份,率部打得敌军节节败退。抗美援朝时,他指挥志愿军15军,上甘岭战役坚守阵地,歼敌两万多,创造了防御战的纪录。1955年也授中将军衔,后来当昆明军区司令员,1973年接成都军区,1975年调北京军区司令员,一直到1980年。
展开剩余71%这两个人,革命战争年代交集不多,一个出自中央红军,一个红四方面军,解放战争一个在四野,一个在二野。但朝鲜战场上,他们都当军长,38军和15军配合默契,互相支援,阻击敌军推进,那时候就开始英雄相惜了。梁兴初佩服秦基伟在上甘岭的坚守,秦基伟也认可38军的穿插战术,两人战后多有交流,关系越来越铁。
1973年,梁兴初离开成都军区司令员岗位,被下放到山西一个工厂劳动,那时候他身体也不好,妻子任桂兰想跟着去,但组织没批。秦基伟正好接他的班,到任后听说梁家还在成都,就第一时间去探望家属。尽管有人提醒,说梁兴初刚下放,你刚上任,注意影响,但秦基伟不听那些,觉得家属没啥问题,这时候最需要关心。他不光自己去,还经常派人送东西,帮着解决生活难题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秦基伟开始为梁兴初的事奔走。那时候反对声音还不少,有人说梁兴初的案子早定性了,别再搅和。但秦基伟有自己的看法,他觉得梁兴初是好人,是真正的革命者,军队里难得的人才。他在会议上直言,梁兴初的案宗摞得厚厚的,但没一份能证明他有背叛革命的直接联系。就这么坚持仗义执言。
秦基伟还专门找开国大将黄克诚,黄当时在中纪委当常务书记,对梁兴初很熟悉,早就在复查他的事了。秦基伟一呼吁,工作就加速了。一次会议上,有人还反对,黄克诚伸出九根手指,说梁兴初身上九个伤疤,都是战争年代留下的,这样的人我们不相信谁相信?这下会场安静了。在黄克诚和秦基伟等人的努力下,1981年10月,梁兴初正式恢复名誉,恢复大军区正职待遇。
1982年6月,梁兴初从山西回北京,那时候他69岁,下放快10年了。回来后,他特别想见老战友们,这些年多亏他们帮忙奔走。秦基伟当时是北京军区司令员,听说梁兴初想见他,就没打招呼,直接上门看望。梁兴初见到秦基伟,激动得说不出话,秦基伟也握着手安慰,说不要难过,还有更好消息。
这个更好消息,是关于工作的。秦基伟得到风声,叶剑英已经向军委建议安排梁兴初的事。叶帅让人征求意见,希望他去一个军区当顾问。但梁兴初想了想,拒绝了,因为中央在推干部年轻化,他觉得年纪大了,不合适,就选择在家写回忆录,记录战争经历,为党和人民留点东西。
梁兴初的回忆录,主要写志愿军作战和部队建设经验。他每天整理资料,回忆黑山阻击战、渡江战役、长征过草地那些事,笔录下来。1985年9月,他感冒了,住进解放军总医院,10月5日突发心脏病,抢救无效去世,享年72岁。他的骨灰安放,中央批准家属请求处理后事。
发布于:吉林省开牛新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